小鱼网—暖暖 发表于 2023-3-22 10:32:51

防诈反诈宣传 | 致家长的一封信


尊敬的家长们:    你们好,非常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!当前,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猖獗、案件高发,有向低龄化学生及家长蔓延的趋势。为了你们的财产安全,请认真阅读此信,以增强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和能力,有效保护个人财产。
识别诈骗方法,谨防上当受骗
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、网络和短信方式,编造虚假信息,设置骗局,对受害人实施远程、非接触式诈骗,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。01虚构子女出事诈骗    犯罪分子虚构子女、朋友出车祸、生病、违法需交纳罚款等为由拨打电话欺骗家人或朋友汇款;虚构已将子女绑架,利用电话背景音(孩子的哭声、打骂声等)造成家人恐慌,要求家人立即汇款赎人。02冒充公检法诈骗    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以涉嫌洗钱、诈骗、拐卖妇女儿童等犯罪活动等为由,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国家账户配合调查。03网络刷单诈骗    犯罪分子利用事主在网上寻找兼职,以微信、QQ、支付宝为载体,发送“网上刷单”信息,实施诈骗。04冒充QQ、微信好友诈骗    犯罪分子盗取QQ、微信号码,冒充该账号主人对其亲友或好友以“患重病、出车祸”等紧急事情为名实施诈骗。05网络理财高收益诈骗    犯罪分子利用高收益为噱头,借助网络、短信、信件、微信等媒介发送理财信息,骗取受害人下载理财APP或登陆理财网站将钱财划至理财帐户,实施诈骗。06冒充熟人、单位领导诈骗    犯罪分子冒充受害人的熟人、同学、朋友、单位领导,通过借钱、充话费、生病住院、帮忙办事等各种理由请求受害人汇款,实施诈骗。07伪基站诈骗    犯罪分子利用伪基站向广大群众发送网银升级、10086移动商城兑换现金的链接,一旦点击后便在事主手机上种植获取银行账号、密码和手机号的木马,从而进一步实施犯罪。08网络贷款诈骗    犯罪分子利用被害人急需用钱的心理,以办理无担保、无抵押的低息贷款或信用卡,及为信用卡提升额度等为由,以进行验资或者缴纳保证金等各种借口,要求被害人转账实施诈骗。谨/防/电/信/诈/骗牢记六个“一律”和八个“凡是”
六个“一律”1.谈到银行卡,一律挂断;2.谈到中奖了,一律挂断;3.谈到“电话转接公检法”要求汇款的,一律挂断;4.所有短信,让你点击链接的,一律删掉;5.微信陌生人发来的链接,一律不点;6.提到“安全账号”的,一律是诈骗。八个“凡是”均不能相信1.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;2.凡是让你汇款到“安全账号”的;3.凡是通知中奖、领奖要你先交钱的;4.凡是通知“家属”出事要先汇款的;5.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;6.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;7.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的;8.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。谨/防/电/信/诈/骗发现诈骗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警当您接到此类电话或信息,请勿轻信,当接到电话、短信、QQ、微信冒充孩子或老师联系您需要缴纳费用的;声称您的孩子出事了要求转账汇款的,一定要跟孩子或班主任老师核实清楚,避免上当受骗。请教育子女网上兼职刷单、刷信誉都是诈骗,切勿私下交易避免上当受骗。不随意泄露个人资料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、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,如冒充公检法、商家公司厂家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、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,伪造和冒充招工、刷单、贷款、手机定位和招嫖等形式进行诈骗。多提醒家中老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、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,如冒充公检法、商家公司厂家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、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,伪造和冒充招工、刷单、贷款、手机定位和招嫖等形式进行诈骗。谨/防/电/信/诈/骗如果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侥幸心理,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,并及时到公安机关报案。



来源:凤台公安发布
编辑:朱礼洁
初审:李雪莉
二审:高嫚
终审:王志莉



心诚则灵 发表于 2023-3-22 10:33:31

不要泄漏个人信息

一号选手 发表于 2023-3-22 10:33:43

不要抱侥幸心理

这个昵称有点长 发表于 2023-3-22 10:34:06

关于钱的不搭理

下冰雹 发表于 2023-3-22 10:34:29

保护个人隐私安全

每天都要多喝水 发表于 2023-3-22 10:34:50

别转账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防诈反诈宣传 | 致家长的一封信